儿童牙齿治疗几岁开始好?这些关键阶段家长一定要把握
近遇到不少家长问:"孩子乳牙还没掉,需要现在做牙齿治疗吗?"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,但我们可以从牙齿发育的规律中找到关键节点。很多家长以为要等恒牙长齐再干预,其实儿童牙齿治疗的佳窗口期往往更早。
先说说常见的误区——乳牙迟早要换,坏了也不用管。实际上,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的发育。举个例子,如果乳牙蛀得太深引发根尖炎症,可能会"传染"给下方正在发育的恒牙胚,导致新长出的恒牙釉质发育不全。这种情况在我们门诊遇到过不少,原本可以避免的问题,后却要花更多精力矫正。
3个必须重视的牙齿治疗黄金期
个关键期是3-4岁。这时候乳牙基本长齐,能看出是否存在地包天、深覆合等问题。有个5岁小男孩因为长期咬下唇导致前牙开合,及时做了肌功能矫正器,半年就正常咬合。如果拖到换牙期,可能就要戴更复杂的矫治器。
第二个重要阶段是6-8岁。上下门牙和恒磨牙(六龄齿)陆续萌出,这是发现牙齿排列问题的好时机。上周就有个7岁女孩,家长发现她新长的门牙有缝,检查发现是唇系带过长导致的,做个简单的小手术就解决了。
第三个的时间点是10-12岁。大部分恒牙已经萌出,但颌骨还有生长潜力。这时候矫正牙齿效率高,很多中,合理利用生长高峰期能缩短少1/3的矫正时间。
这些症状出现就要立即就医
有些情况不能等。比如乳牙蛀出黑洞、牙龈起脓包、新牙长出旧牙没掉形成"双排牙",或者孩子经常咬腮帮子、睡觉张口呼吸。上周接诊的8岁男孩就是长期口呼吸导致腺样体面容,经耳鼻喉科和正畸科联合治疗才慢慢改善。
特别提醒家长注意六龄齿——这颗牙6岁左右长出,终身不换。但因为它位置靠后,很多孩子刷不到位,容易蛀坏。建议萌出后尽快做窝沟封闭,我们临床数据统计,做过封闭的六龄齿患龋率能降低80%。
治疗过程如何让孩子配合?
很多家长头疼的就是孩子害怕看牙。其实儿童牙科现在有很多温和的方式,比如用橡皮障隔离治疗区域、麻醉仪、能选择水果味补牙材料。上个月有个4岁小女孩,原本看到牙椅就哭,医生让她自己选了草莓味的牙膏,后配合完成了全口涂氟。
对于特别紧张的孩子,建议先做"体验治疗"——比如次就诊只做简单检查,第二次涂氟,循序渐进。切忌家长用"再不听话就让医生给你打针"这类话吓唬孩子,这反而会增加治疗难度。
日常护理比治疗更重要
后想说,再好的治疗也比不上日常预防。建议家长帮孩子刷牙到7岁,之后还要到10岁。见过太多孩子自己刷牙只刷前面几颗门牙,后槽牙根本刷不到。使用含氟牙膏(3岁以下米粒大小,3岁以上豌豆大小),牙线清理牙缝,这些细节才是保护牙齿的关键。
如果发现孩子牙齿有问题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。与其在网上查各种不确定的信息,不如让医生根据具体情况给出建议。记住,牙齿问题很少能自愈,越早干预越好,花费往往也越少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