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德种植牙医生刘伟:10年经验专注复杂牙修复与微创拔牙
在承德口腔医疗领域,刘伟医生的名字常被提及。这位拥有10余年临床经验的执业医师,目前就职于承德瑞邦口腔门诊部,专攻种植修复与复杂牙治疗领域。许多市民可能不知道,这位沉稳细致的牙科医生,早年曾在国内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磨练技艺。
从北京到承德本土的坚守
2008年对刘伟医生而言是个转折点。在北京积累充足临床经验后,他选择回到家乡承德发展。"当时承德的口腔医疗水平与一线城市还有差距,特别是复杂病例的处理。"刘医生说。在瑞邦口腔,他参照标准建立治疗体系,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诊疗风格——在的前提下,尽可能保留患者原生牙齿。
这种治疗理念体现在他日常的接诊中。上周一位67岁的患者张先生,下颌多颗牙齿松动伴有骨量不足。多家机构建议全口拔除,刘医生却通过CBCT评估后,采用"即刻种植+骨增量"的方案,终保住4颗天然牙,仅植入6颗种植体就了完整咀嚼功能。
技术特色:复杂病例的精细化处理
刘伟医生的诊室里,摆放着各种精细的牙科器械。"很多人害怕看牙,其实是恐惧传疗的创伤性。"他解释道。为此,他特别注重微创技术的应用:
- 对于复杂阻生智齿,采用超声骨刀分牙技术,将创口控制在5mm内
- 前牙美学修复时,运用数码微笑设计系统提前预览
- 针对牙周炎患者,采用激光辅助治疗减少出血
这些技术手段的运用,使得术后肿胀、疼痛等不适感显著降低。门诊部的护士长说:"经常有患者惊讶地问'这就结束了?',因为比预想的轻松太多。"
设备与技术的双重
在瑞邦口腔的门诊部,刘医生主导引进了多台设备。其中3D导板种植系统让他印象深刻:"以前种植牙靠的是医生的经验,现在通过数字化设计,连植入角度都能到0.1度。"
但在他看来,设备再也替代不了医生的判断。去年一位患有骨质疏松的阿姨,多家机构拒绝为其种牙。刘医生通过改良手术方案,采用短植体搭配穿颧技术,终成功完成修复。"关键是要根据个体情况灵活调整。"他强调。
患者眼中的刘医生
在候诊区随机询问几位患者,听到多的评价是"耐心"。正在做复查的李女士说:"刘医生会花20分钟解释治疗方案,连牙片都一张张指给我看。"这种细致的沟通方式,让很多牙科恐惧症患者能够放松接受治疗。
值得注意的是,刘医生对老年患者群体尤为关注。"很多老人觉得掉牙是自然现象,其实缺牙会影响全身健康。"他经常在社区开展口腔健康讲座,用通俗的语言普及知识。
给患者的实用建议
对于有修复需求的患者,刘医生给出几点建议:
1. 缺牙超过3个月应及时修复,防止邻牙倾斜
2. 种植牙并非越贵越好,要选择适合自己骨条件的
3. 复杂的多颗牙缺失,可以考虑All-on-4等即刻负重技术
4. 治疗后要坚持每年复查,维护得好种植体能用几十年
在承德瑞邦口腔,刘伟医生的工作日总是排得满满当当。但他坚持每个初诊患者预留30分钟问诊时间,"只有充分了解患者需求,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方案。"这种与温度并重的行医态度,或许正是他赢得患者信任的关键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