漯河益牙口腔曾育培医生:10年专注儿童牙科与疑难牙髓治疗
走进漯河益牙口腔门诊部,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孩子们拉着曾育培医生的白大褂嬉笑玩耍,而这位戴着圆框眼镜的牙医总能变魔术般从口袋里掏出卡通贴纸。作为从业10年的口腔医师,曾育培用特有的亲和力打破了儿童对牙科的恐惧,更凭借扎实的技术成为当地家长信赖的牙病防治。
从新乡到临床实践的沉淀
2013年从河南省新乡毕业后,曾育培选择回到家乡漯河深耕基层口腔医疗。在早期执业经历中,他注意到两个亟待改善的现状:儿童牙病就诊率普遍偏低,复杂牙髓病转诊率居高不下。这促使他将方向明确划分为两大板块——儿童牙科系统防治与疑难牙髓病治疗。
作为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,曾育培每年坚持参加30小时以上的技术培训。在显微根管治疗进修班上,他掌握了大锥度预备技术和热牙胶充填标准;在儿童牙科专项学习中,系统更新了乳牙预成冠选择与涂氟规范。这种持续学习的状态,让他的临床决策始终与指南同步。
儿童牙科:当遇上共情力
曾育培的诊室里,牙椅旁永远放着会发光的恐龙模型和会唱歌的刷牙计时器。"孩子抗拒的不是治疗本身,而是陌生环境带来的失控感。"他总结出"观察-模仿-参与"的三步沟通法:先让孩子用口镜给玩偶检查牙齿,再引导他们触碰真实器械,后才会开始治疗。
在技术层面,他特别强调乳牙期的基础防护。对于容易发生龋齿的磨牙窝沟,采用流动树脂进行封闭;针对高风险患儿,每季度开展全口涂氟时,会同步进行染色检查直观展示菌斑分布。一位带孩子定期复查的母亲反馈:"现在孩子到刷牙时间就主动张嘴,说要看牙齿有没有'萤火虫'(菌斑显示剂荧光反应)"。
牙髓病:保留天然牙的精细艺术
面对复杂的根管系统,曾育培配备有15倍放大镜和超声荡洗设备。曾经有位患者在多家诊所被建议拔除的弯曲根管患牙,经他采用镍钛器械分段预备后成功保留,三年复查仍保持良好功能。他常说:"每颗牙都是独特的,治疗计划应该像定制西装一样合身。"
对于常见的牙髓炎急诊,他创新性地将麻醉与橡皮障隔湿相结合。先用表面麻醉凝胶消除进针不适,再通过计算机控制的麻醉仪实现缓慢给药,后用彩色橡皮障营造干燥视野。这种组合技术使治疗过程不适感降低60%以上。
社区健康教育的践行者
除了临床工作,曾育培每月会在门诊举办"爱牙实验室"。用鸡蛋浸泡可乐模拟酸蚀实验,用豆腐雕刻演示龋齿发展过程,这些直观的科普方式让200多个家庭掌握了有效刷牙方法。他还参与编写了《漯河地区小学生口腔健康手册》,目前已发放17所小学。
从医10年来,曾育培始终保持着两项记录:经治儿童患者复诊率达到85%,疑难根管治疗保存率超过92%。当问及职业心得时,他指着诊室里孩子们送的画作笑道:"能让更多人笑着看牙医,就是有成就感的事。"在漯河益牙口腔,这位医生正用与温度,重新定义着牙科诊疗体验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