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疼忍一忍就过去?小心牙体牙髓病拖成大问题
昨天晚上刷牙时突然一阵钻心的疼?喝冰水时牙齿像触电一样酸软?这些可能不是简单的“上火”,而是牙体牙髓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。作为每天和牙齿问题打交道的医美行业从业者,我发现很多人对牙体牙髓病的认知还停留在“忍忍就好”的阶段,结果小问题拖成拔牙、种牙的大麻烦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这个藏在牙齿里的“隐形”。
什么是牙体牙髓病?牙齿内部的“连环车祸”
如果把牙齿比作一栋房子,牙体就是外墙和框架,牙髓则是藏在里面的水电系统。当细菌冲破牙釉质(外墙)入侵牙本质(内墙),后感染牙髓(水电管道),就会引发连串反应——先是冷热敏感,接着自发疼痛,后可能整颗牙“断电报废”。临床上常见的两类问题:
龋齿(蛀牙): 从芝麻大的黑点到深不见底的虫洞,细菌像白蚁一样啃食牙齿。很多人以为补个牙就完事,其实若伤到牙髓,可能需要根管治疗。
牙髓炎: 那种半夜疼到撞墙的体验,八成是牙髓发炎了。这时候吃药只能临时止痛,拖久了会发展成根尖周炎,甚导致面部肿胀。
这些症状你有吗?自测牙体牙髓健康状况
别等疼到睡不着才想起看牙医!出现以下情况就要警惕:
• 吃冰激凌或喝热水时牙齿刺痛,持续3秒以上不缓解
• 刷牙时某颗牙特别敏感,甚出血
• 无缘无故感觉牙根隐隐作痛,尤其是晚上
• 牙齿颜色变暗,像蒙了一层灰雾
• 咬硬物时有明显酸软感
有个简单判断方法:如果疼痛能定位到某颗牙,大概率是牙体牙髓问题;如果一片区域都疼,可能是牙龈或牙周疾病。
治疗方式怎么选?不是所有牙疼都要“杀神经”
听到“根管治疗”就腿软?其实现在牙科技术早已升级:
浅层龋齿: 只用去除腐质,纳米树脂补牙半小时搞定,材料坚固到能啃苹果。
中度损伤: 如果接近牙髓但未感染,可以用生物陶瓷垫底再补牙,给牙齿加个“保护盾”。
感染: 确实需要根管治疗时也别怕,现在有显微根管技术,像考古一样清理感染,超90%。
特别提醒:网传的“大蒜止痛”“花椒塞牙洞”纯属误导,这些刺激性物质反而会加速感染扩散。
预防远比治疗简单!牙医的4个护牙秘籍
与其花大钱治牙,不如日常做好这些事:
1. 刷牙时多花30秒:重点刷牙齿和牙龈交界处,这是蛀牙高发区
2. 牙线比牙刷更重要:40%的牙面靠刷牙根本够不着
3. 每年一次“牙齿年检”:拍张咬翼片能发现隐蔽蛀牙
4. 警惕隐形:碳酸饮料、夜磨牙、横向刷牙都在悄悄毁牙
记住:牙齿的黄金修复期只有6-12个月,一旦错过佳治疗窗口,后续花费可能翻倍。
关于牙体牙髓病的5个
Q:补过的牙为什么又疼?
A:可能是继发龋或微渗漏,需要重新处理,别简单以为是“复发”。
Q:根管治疗后的牙一定要做牙冠吗?
A:失去牙髓的牙齿就像枯树枝,做冠能防劈裂,尤其是后牙。
Q:孕妇牙疼只能硬扛?
A:妊娠4-6个月是相对期,局部麻醉治疗比感染危害小得多。
Q:洗牙会导致牙缝变大?
A:洗牙只是清除了本就该掉的牙结石,缝大说明早就存在牙龈萎缩。
Q:孩子乳牙蛀了不用管?
A:乳牙蛀坏会影响恒牙发育,还可能造成偏侧咀嚼导致脸歪。
牙齿问题从没有“小事”,下次当你对着镜子检查牙齿时,不妨多停留30秒。那点隐藏在牙缝间的小黑斑,可能是未来钱包大出血的起点。及时行动,别让今天的侥幸变成明天的懊悔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