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牙前你应该知道的10件事:医生给出的实用指南
很多人听到“拔牙”两个字就会下意识摸脸颊,其实现代牙科技术早已让这个过程变得且。作为一名在口腔领域工作多年的人士,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告诉你关于拔牙的那些重要事。
什么样的牙齿需要拔除?
首先不是所有坏牙都需要拔。只有当牙齿出现以下情况时,医生才会建议拔除:蛀坏已经无法修补的、阻生智齿反复发炎的、牙周病导致松动的、矫正需要腾出空间的牙齿。上周就遇到一位患者,右下方的智齿每年都要发炎两三次,这种反复折磨人的牙齿确实该拔。
拔牙全过程是怎样的?
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三步:麻醉、拔除和止血。医生会先用表面麻醉膏涂抹牙龈,打麻药时就像被蚊子叮一下。等麻药起效后,你会感到嘴唇发麻但意识清醒。拔牙过程根据难度不同,简单的前牙可能5分钟,复杂的智齿可能需要20分钟。后用消毒棉球咬住止血,整个过程比很多人想象的要轻松得多。
关键的术后护理要点
拔牙后24小时内有几个必须遵守的注意事项:不能漱口吐口水、不能吸烟喝酒、不能剧烈运动。这些行为都可能导致伤口出血。建议准备几个冰袋,间断冷敷可以明显减轻肿胀。吃饭要选择温凉的软食,像粥、蒸蛋这类食物合适。有个小技巧:把枕头垫高睡觉能帮助减轻肿胀。
常见误区要避开
很多人认为拔牙会伤到神经,其实只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这种概率极低。还有患者担心麻药影响记忆力,事实上口腔麻醉用量很小,6小时后就会完全代谢。上周有位年轻女孩就是被这些谣言吓得拖了两年不敢拔智齿,结果导致邻牙也被蛀坏了。
什么时候必须立即就医?
正常情况下术后不适会逐渐减轻。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要立即医生:出血持续4小时以上、剧烈疼痛服药不缓解、肿胀3天后仍在加重、有脓液渗出或发烧。这些可能是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信号,需要处理。
特殊人群要注意什么?
高血压患者要确保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;糖尿病患者要提前告知医生,可能需要调整用药;孕妇除非紧急情况,一般建议孕期4-6个月进行。这些特殊人群拔牙前一定要详细。
拔牙后的饮食推荐
头三天建议这样吃:第凉牛奶、冰激凌(帮助止血),第二天蒸蛋羹、土豆泥,第三天烂面条、豆腐。要避免辛辣、烫食和需要用患侧咀嚼的食物。记得用没拔牙的一侧慢慢吃,有个患者因为太饿偷吃坚果,结果把血凝块硌掉了,不得不回诊所处理。
伤口愈合的时间线
牙龈愈合大概需要1-2周,完全长平要3-6个月。前三天需要注意护理,一周后可以逐渐正常生活。如果是智齿拔除,完全可能需要更久。别着急,给它足够的时间。
拔牙会影响其他牙齿吗?
如何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
拔牙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,找对医生、做好护理,大多数人都能顺利度过。如果你有牙齿问题迟迟没处理,建议尽早约个时间检查,早解决早轻松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