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牙科常见问题解答:家长关心的7个护牙知识
张开小嘴露出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,是每个孩子灿烂的笑容。可当乳牙出现黑点、恒牙迟迟不长时,不少家长就开始焦虑。作为从业10年的儿童牙科医生,我把门诊里常被问到的7个问题整理成这份指南,用直白的语言说清楚那些事儿。
一、乳牙坏了到底要不要补?
"反正要换牙"这个想法坑过不少孩子。上周接诊的5岁男孩,就因为乳牙龋坏没及时处理,导致恒牙胚发育不良。乳牙就像地基,蛀牙的细菌会向下侵蚀牙床,轻则影响恒牙萌出位置,重则导致牙釉质发育不全。建议发现黑点或牙洞时,尽早到儿童牙科处理,现在有微创治疗技术,孩子接受度很高。
二、几岁开始刷牙才科学?
出颗牙就要开始护理!用纱布蘸温水轻擦牙床,1岁后换成软毛牙刷。3岁以下建议家长帮刷,牙膏用量控制在一粒米大小。门诊里常见5岁孩子自己刷牙,结果牙缝全是食物残渣。建议培养孩子刷牙兴趣后,家长再逐一检查补刷,这个习惯好保持到小学三年级。
三、窝沟封闭是智商税吗?
去年我们统计了200例病例,做过窝沟封闭的儿童龋齿率降低76%。这项技术就是把容易藏污纳垢的磨牙沟槽用树脂填平,相当于给牙齿穿上防护衣。佳操作时间是6-7岁恒磨牙萌出时,以及11-13岁第二恒磨牙长出后。整个过程不打磨牙齿,孩子躺着看会儿动画片就完成了。
四、孩子门牙摔断了怎么办?
先别慌!立即找到断牙部分(捡起时捏牙冠别碰牙根),用生理盐水或牛奶浸泡,30分钟内带到医院。如果是乳牙断裂,医生会根据剩余牙体决定是否保留;恒牙断裂则可能通过再植术挽回。平时运动建议佩戴运动牙套,超市卖的预成型牙套防护有限,好定制款。
五、地包天几岁矫正合适?
3岁就能干预!有些家长等到换完牙,结果颌骨定型增加矫正难度。早期矫治器就像牙箍的"学前班",通过引导颌骨发育来改善咬合关系。上周复诊的小患者明明,经过8个月MRC肌功能训练,原本凹陷的下巴现在已正常面型。记住4-12岁是颌面发育黄金期,发现问题越早处理越好。
六、吃糖和蛀牙的
完全禁糖不现实也没必要。关键是控制频次而非总量,连续吃三颗糖比分成三次吃危害小。建议集中在餐后吃,吃完及时漱口。注意隐藏糖的陷阱:乳酸菌饮料含糖量≈10块方糖/瓶,山楂片黏性大会长时间附着牙齿。可以备些奶酪、坚果当零食,它们反而能保护牙釉质。
七、涂氟真的吗?
操作下完全不用担心。氟就像是牙齿的"防弹衣",能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。美国牙科协会建议3岁以上儿童每3-6个月涂一次,我们诊所使用的水果味氟凝胶,孩子们都说是"牙齿果酱"。要注意的是,涂氟后半小时别喝水吃东西,当天晚上不要刷牙。
记得定期带孩子做口腔检查,就像身高体重检测一样重要。下次孩子咧嘴笑时,希望看到的是健康的牙齿,而不是家长后悔的眼神。保护牙齿这件事,永远是预防比治疗简单,早期比晚期轻松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