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预防保健:日常做好这些事,牙齿健康不用愁
提到口腔健康,很多人反应是“牙疼了再治”,其实预防才是关键。牙齿不像头发剪了还能长,一旦出问题,治疗费用和痛苦都会翻倍。今天咱们就口腔预防保健那些事儿,教你用简单的方法避开牙科治疗椅。
为什么每天刷牙还是会有蛀牙?
很多人早晚刷牙特别认真,可体检时依然发现蛀牙,问题可能出在细节上。牙刷头没换够三个月,刷毛都开花了还硬撑;刷牙像拉锯战,横着刷把牙龈都磨退缩了;要命的是跳过了牙线环节,牙缝里的菜叶和细菌相亲相爱变成牙结石。记住,牙刷要选软毛小头的,巴氏刷牙法(45度角上下刷)比大力出奇迹管用得多,牙线少每天睡前用一次。
洗牙不是美容项目,是刚需保健
总有人问:“洗牙会不会把牙缝洗大?”这误会大了。牙缝本来就是被牙结石撑大的,洗掉后当然显空。建议每年洗牙1-2次,就像给牙齿做深度保洁。特别提醒抽烟、喝浓茶的朋友,色素沉积光靠刷牙可解决不了。洗牙时顺带做个口腔检查,早期蛀牙补一下只要几分钟,拖到根管治疗可就得跑三四趟。
儿童防蛀要趁早,窝沟封闭不能少
小朋友的六龄齿萌出后(约6-7岁),尽快做窝沟封闭。后牙表面的沟壑深浅不一,牙刷根本刷不到底,封闭剂就像给牙齿穿层防护服。别等孩子喊疼才去看牙,届时可能已经伤到牙神经。另外要控制甜食频率,连续吃一小时糖比一次性吃完危害更大——牙齿长时间泡在酸环境里更易脱矿。
成年人要警惕的隐形:牙周病
牙龈出血千万别当上火处理,这是牙周炎的信号。初期只是刷牙见红,了会牙龈萎缩、牙齿松动。除了认真清洁,建议改用牙缝刷清理牙龈三角区。怀孕期的女性更要重视,激素变化会让牙龈问题雪上加霜,备孕时记得先做全口检查。
这些习惯比吃糖更伤牙
用牙开瓶盖的“绝活”、啃冰块嘎嘣脆的享受、熬夜后口干舌燥都不刷牙就睡……这些行为对牙齿来说就是酷刑。夜间唾液分泌减少,细菌格外活跃,哪怕再累也要潄个口。办公室放套旅行牙具,吃完零食随手刷一下,比嚼口香糖实在多了。
20元就能做的护牙投资
超市含氟牙膏别挑花里胡哨的功能,普通款就够用;漱口水选不含酒精的避免刺激;几块钱的菌斑显示剂每月用一次,能清楚看到哪里没刷干净。这些花费比日后补牙便宜多了,关键是能保住原装牙齿。
牙齿健康不是突击战,而是日常习惯的积累。从今天开始调整细节,五年后你会感谢现在自己的明智。下次再见到牙医,希望只是例行检查时的点头寒暄,而不是躺在治疗椅上听到钻头声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