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套怎么选?这份矫正攻略帮你少走弯路
近很多朋友牙套矫正的问题:金属牙套会不会很丑?隐形矫正真的看不出来吗?价格差这么多该怎么选?作为在医美行业摸爬滚打十年的"老司机",今天就用直白的大实话,帮你把牙套那些事捋清楚。
先搞明白:你为什么需要戴牙套?
别看牙套小小一个,它能解决的问题可不少。除了常见的牙齿不齐、地包天、龅牙这些影响的情况,有些朋友吃东西老塞牙、说话漏风,甚莫名头疼,都可能和牙齿错位有关。上周就遇到个程序员小哥,因为长期咬牙导致颞下颌关节疼痛,矫正后症状明显缓解。
市面上主流牙套大盘点
1. 传统金属牙套:就是大家常说的"钢牙",性价比。优点是不用摘戴、矫正力度,适合复杂病例。缺点是存在感强,刚开始可能磨嘴,需要每月复诊。
2. 陶瓷牙套:托槽是半透明的,比金属款隐蔽些。但陶瓷材质相对易碎,染色食物吃多了可能会发黄,适合对外观有要求又预算有限的人群。
3. 隐形牙套:像透明牙托一样可自行摘戴,社交距离基本看不出来。但对自律性要求高,每天必须戴满20-22小时,不适合错位的情况。要注意的是,有些隐形矫正可能存在方案设计不的问题。
价格:别被套路了
金属托槽普遍在1.5-3万,隐形矫正3-6万不等。遇到"9999"要当心,可能只包含基础材料费,后续复诊、保持器都要另收费。正规机构都会在初次面诊时出具详细报价单,包含所有可能产生的费用。
这些细节决定矫正
选对医生比选牙套更重要!建议查看医生的正畸专科执业证,照片要看原始对比图而非模拟图。矫正前必须拍CT检查牙根情况,有牙周炎的要先治疗。容易被忽略的是保持器阶段——拆了牙套后少戴2年保持器,很多人反弹就是因为没坚持戴。
过来人的血泪经验
刚戴牙套前两周确实不舒服,可以准备些正畸蜡防磨嘴。别学网上那些用牙套开瓶盖的"绝技",托槽掉了不仅耽误进度还要额外缴费。吃东西注意避开年糕、坚果这些"托槽",随身带冲牙器比牙刷更方便。
常见问题快问快答
Q:25岁矫正还来得及吗?
A:年龄不是问题,只要牙周健康,60岁都能做,只是矫正时间比青少年长些。
Q:矫正会导致牙齿松动?
A:规范操作不会!矫正过程牙齿确实会生理性,但拆套后骨组织会重新稳固。
Q:能不拔牙矫正吗?
A:看具体情况。现在有推磨牙向后、片切等替代方案,但拥挤的可能还是需要拔牙。
写在后
牙齿矫正不是简单的消费行为,而是医疗服务。建议少对比3家机构的面诊方案,重点看医生对风险点的告知是否详尽。记住,适合你的方案才是好的方案,别盲目跟风网红同款。有更多疑问可以到正规医院口腔正畸科,千万别轻信"7天快速矫正"这种违反医学常识的宣传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