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治疗有必要做吗?一文讲清牙龈出血、牙齿松动的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膏泡沫里带血,吃苹果时总留下血印子,照镜子发现牙龈红肿得像小馒头……这些信号都在提醒你:牙周可能出问题了。很多人以为这只是"上火",喝点凉茶就能解决,殊不知这可能是牙周炎的早期表现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问题——牙周治疗。
为什么牙龈总出血?牙周病的三个阶段
健康的牙龈呈淡粉色,紧贴牙齿,刷牙时不会出血。但当牙菌斑长期堆积在牙齿和牙龈交界处,就会引发炎症反应:
阶段:牙龈炎 刷牙出血、口臭是典型症状,此时炎症仅局限在牙龈组织,通过洗牙和正确刷牙就能完全。
第二阶段:轻度牙周炎 牙龈开始萎缩,牙槽骨轻微吸收,可能出现牙齿敏感、口臭加重,此时需要龈下刮治等治疗。
第三阶段:中重度牙周炎 牙齿松动、移位甚脱落,X光片显示牙槽骨吸收超1/3,需要综合治疗才能控制病情。
牙周治疗怎么做?三种常见方式解析
1. 基础治疗:超声波洁牙 针对牙龈炎人群,通过高频振动清除牙结石和菌斑,相当于给牙齿做"深度清洁",整个过程30-60分钟,每年建议进行1-2次。
2. 龈下刮治(深部清洁) 当牙周袋深度超过3mm时,需要专用器械清除牙根表面的结石和病变组织。治疗前会做局部麻醉,一般分2-4次完成。
3. 手术治疗 适用于重度牙周炎,包括牙龈翻瓣术、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等,目的是重建受损的牙周组织。
关于牙周治疗的五个误区
误区一: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 牙缝本来就是被牙结石填满的,清除后才会显露,不及时清理反而会加速牙龈萎缩。
误区二:"治疗一次就能" 牙周病是慢性病,需要定期复查和维护,就像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一样。
误区三:"年轻人不会得牙周炎" 近年来20-30岁患者比例上升,与吸烟、熬夜、压力大等生活习惯密切相关。
误区四:"刷牙流血就要停止刷牙" 出血部位更要加强清洁,可改用软毛牙刷,配合牙线清理牙龈边缘。
误区五:"牙齿松动只能拔掉" 中度松动牙齿通过治疗可以保留,拔牙后若不修复会影响邻牙健康。
日常护理比治疗更重要
治疗后的维护决定长期: • 使用巴氏刷牙法(牙刷倾斜45度) • 每天少用一次牙线清洁牙缝 • 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 • 控制血糖和戒烟(吸烟者牙周炎风险高3倍)
后提醒:如果出现持续口臭、牙龈肿痛、牙齿松动等情况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。早期治疗不仅能节省费用,还能避免牙齿脱落的风险。记住,牙周健康是牙齿长寿的基础,别等"老掉牙"才后悔莫及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