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口腔科:预防龋齿从乳牙开始,家长必须知道的5个关键点
孩子次喊“牙疼”时,许多家长才意识到儿童口腔健康的重要性。事实上,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发育,甚关系到孩子的面部骨骼生长和发音能力。作为家长,越早关注儿童口腔问题,越能避免后续复杂的治疗。以下是儿童口腔科医生想告诉家长的5个实用建议。
一、乳牙龋齿不是小事,放任不管危害大
不少家长认为“乳牙迟早要换,坏了也不用治”,这是大的误区。乳牙龋齿不仅会引发疼痛、影响进食,还可能损伤下方的恒牙胚,导致恒牙排列不齐或釉质发育不良。更需警惕的是,的乳牙根尖周炎可能引发全身感染。建议从颗乳牙萌出就开始清洁,每3-6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。
二、刷牙习惯要从小培养,方法比工具更重要
孩子2岁前应由家长用纱布或硅胶指套牙刷清洁牙齿;3岁起可尝试自己刷,但家长需补刷。重点在于方法:牙刷倾斜45度,短距离水平颤动,每次少2分钟。含氟牙膏用量要控制——3岁以下米粒大小,3-6岁豌豆大小。电动牙刷并非必需,普通软毛牙刷配合正确手法同样有效。
三、窝沟封闭是经济的防龋投资
恒磨牙表面的窝沟容易残留食物,是龋齿高发区。窝沟封闭通过涂抹流动树脂材料形成保护层,操作且快速。建议6-7岁做恒磨牙,11-13岁做第二恒磨牙。即使做过封闭仍需定期检查,避免材料脱落。
四、这些不良习惯正在毁掉孩子的牙齿
长期吮拇指可能导致前牙突出;口呼吸影响颌骨发育;躺着喝奶易致“奶瓶龋”;咬笔头、单侧咀嚼会造成牙齿磨损。家长发现这些行为应及时纠正,必要时寻求正畸医生帮助。
五、看牙医也可以不哭闹,心理建设很重要
提前通过绘本、动画让孩子了解看牙过程;就诊尽量选择简单检查,建立信任;治疗中避免使用“打针”“疼”等负面词汇。儿童口腔科通常会布置温馨环境,医生也更擅长引导孩子配合。
关于儿童口腔科的常见疑问
Q:乳牙松动该不该拔?
A:自然脱落的乳牙不需干预,但若恒牙已萌出而乳牙未掉,需及时拔除以免造成双排牙。
Q:孩子几岁能做牙齿矫正?
A:骨性问题(如地包天)建议4-5岁干预,单纯牙列不齐通常等恒牙换完(12岁左右)。
Q: X光片辐射吗?
A:儿童口腔科采用低剂量数字化设备,单次检查辐射量相当于坐2小时飞机,必要时不必过度担忧。
儿童口腔健康需要家长、医生和孩子共同维护。记住:预防的花费永远低于治疗,早一步行动,少一分遗憾。如果发现孩子有咬合异常、夜磨牙或牙龈出血等症状,建议尽早到儿童口腔科就诊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