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矫正要选正畸科?这份指南帮你避开误区
很多人发现牙齿不齐时,个念头往往是“该找牙医看看”,但到了医院才发现:原来牙齿矫正属于正畸科的专属领域。正畸科和普通牙科有什么区别?什么样的牙齿问题需要找正畸医生?今天我们就来聊透这个话题。
为什么牙齿矫正必须找正畸科?
正畸科医生和其他牙科医生的区别,就像眼科医生和全科医生的差别。普通牙医负责补牙、拔牙等基础治疗,而正畸医生需要额外接受2-3年的培训,学习如何通过矫治器调整牙齿咬合关系和颌骨发育。数据显示,规范的正畸治疗能降低47%的牙齿磨损风险,减少牙龈萎缩等后遗症。
需要特别注意三种情况:儿童换牙期出现的“地包天”或龅牙倾向、青少年牙齿拥挤影响清洁、成年人牙齿移位导致咬合不适。这些情况越早干预,越好。
不同矫治器怎么选?
目前主流的有四种矫正方案:金属托槽、陶瓷托槽、舌侧隐形矫正和透明牙套。金属托槽性价比高,适合学生群体;陶瓷托槽美观度提升明显,但要注意避免啃咬硬物;透明牙套适合自律性强的上班族,每天需佩戴20小时以上。
特别提醒:某些机构宣传的“7天快速矫正”本质是美容冠修复,需要磨除健康牙体组织。正畸治疗通常需要1-3年,这是牙齿生理性的必要时间,没有捷径可言。
成年人还能做矫正吗?
经常有30+的朋友担心年龄问题。事实上,只要牙周健康,60岁都可以矫正。我们接诊的中,有位45岁的患者通过两年矫正改善了前牙开合,现在啃苹果再也不费劲了。成年人的矫正周期可能比青少年长3-6个月,但同样理想。
需要注意的是,有牙周炎的患者需要行系疗,否则矫正过程中可能出现牙齿松动。这也是为什么正规医院都会要求先拍全景片再做方案。
矫正期间要注意什么?
戴上牙套后的前两周,牙齿酸胀感属于正常现象,可以准备些软面包和酸奶。固定矫治器患者要随身携带牙缝刷,吃完东西立即清洁托槽周围。容易被忽视的是保持器佩戴——拆掉牙套后年需要全天佩戴,之后逐步过渡到夜间佩戴,很多复发都是因为忽略了这一步。
定期复诊也很关键。拖延复诊时间会导致牙齿失控,反而延长总疗程。建议在手机日历设置提醒,每次复诊时和医生确认下次具体时间。
这些认知误区要避开
误区一:矫正只是为了美观。其实更重要的是咀嚼功能,预防颞下颌关节疾病。 误区二:拔牙会影响健康。当牙列拥挤时,适当拔牙能为牙齿排列创造空间。 误区三:矫正会导致牙齿松动。规范操作下,牙齿到新位置后依然稳固。
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的正畸专科,治疗前做好检查,配合医生按要求复诊,就能收获健康的咬合和更自信的笑容。如果对自身情况拿不准,建议先预约正畸专科的初诊检查,医生会给出评估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