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牙到底有没有必要?看完这篇你就明白了
近总有人问我:"洗牙是不是智商税?"这个问题真的挺有意思。作为一名在医美行业工作多年的编辑,我想说洗牙不仅不是智商税,反而是件特别值得坚持做的事。
为什么说洗牙很有必要?
很多人觉得每天认真刷牙就够了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就算你刷牙再认真,也难免会有死角。这些地方长期积累的牙菌斑会慢慢钙化,变成坚硬的牙结石。牙结石就像给牙齿穿了件"盔甲",不但会让牙齿看起来发黄,还会导致口臭、牙龈出血等问题。
牙医朋友告诉我,他们接诊的患者中,超过80%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牙结石堆积。不少人来看牙病时才发现,原来自己的牙齿状况这么糟糕。等到牙龈萎缩、牙齿松动的时候,后悔就来不及了。
洗牙到底是怎么进行的?
现在比较主流的洗牙方式是超声波洁牙。医生会用的洁牙仪器,通过高频振动把牙齿表面的结石震碎。整个过程会有水雾冲洗,把碎掉的结石冲走。听起来可能有点吓人,但实际上只要操作得当,疼痛感很轻微。
需要注意的是,洗牙不是简单的"打扫卫生",而是一个的医疗操作。现在很多美容院也洗牙服务,但从性和性来说,还是建议去正规的口腔医院或诊所。
关于洗牙的几个常见误区
误区一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
这是常见的误解。其实不是洗牙让牙缝变大,而是洗掉了原本占据牙缝的牙结石。长期不清除的牙结石会导致牙龈萎缩,这才是牙缝变大的元凶。
误区二:洗牙会损伤牙齿
正规操作的洗牙不会损伤牙齿。的洁牙器械都是经过严格设计的,只针对牙结石,不会伤害牙釉质。有些人在洗牙后出现短暂敏感,这是正常现象,一般几天就会。
误区三:洗牙一次就够了
口腔护理是个长期的过程。一般建议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,具体频率要根据个人口腔状况来决定。就像我们不能指望洗一次澡就能永远保持干净一样,牙齿也需要定期清洁。
洗牙后的注意事项
洗牙后24小时内要注意以下几点:避免进食过冷过热的食物;暂时不要喝浓茶、咖啡等深色饮品;刷牙时动作要轻柔。如果出现轻微酸痛属于正常现象,一般2-3天就会缓解。
记得我有个表妹次洗牙后特别兴奋,当天晚上就跑去吃火锅,结果牙龈肿了好几天。医生解释说,这就像刚做完深层清洁的脸部皮肤,需要给它一点时间。
洗牙到底要花多少钱?
价格因地而异,一般在200-600元之间。医院相对便宜些,私立诊所可能会贵一点。有些朋友会觉得这个价格有点贵,但换个角度想,这点钱可能还不够一次聚餐的花销,却能换来口腔健康,其实是很划算的投资。
比起等到牙龈出现问题再治疗,定期洗牙真的是性价比的预防措施。牙齿有问题时的治疗费用,往往比洗牙高出好几倍。
什么样的人更需要洗牙?
如果你有以下情况,建议尽快安排洗牙:刷牙时经常牙龈出血;牙齿表面有明显黄色或褐色沉积物;经常感觉口腔有异味;长期吸烟或爱喝咖啡、茶等深色饮料。
其实很多人都是在出现明显症状后才想到洗牙,这就有点晚了。牙齿健康重在预防,定期洗牙应该成为我们日常护理的一部分,就像定期体检一样。
写在后
牙齿陪伴我们的时间比大多数朋友都要长,但它们往往被忽视得。每次看到因为不及时洗牙而导致口腔问题的,都特别让人心疼。
洗牙这件事,真的不必等到牙齿出问题才做。养成定期洗牙的好习惯,几十年后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明智的自己。毕竟,能吃是福,能吃得香更是福。保护好牙齿,就是保护我们将来的生活质量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