龋齿填充要趁早!关于补牙的7个关键问题一次讲清
吃颗糖牙齿就疼?喝口冰水酸到倒牙?这些小信号可能是龋齿在。作为牙齿常见的"慢性病",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超过70%,成年人龋齿率更高达90%。今天就带大家了解关于龋齿填充的那些事,让你看牙不踩坑。
一、牙齿出现黑洞就是龋齿吗?
牙齿表面出现黑点或褐色斑点不一定是龋齿,可能是色素沉着。真正的龋齿初期会呈现白垩色斑块,随着发展逐渐形成凹陷。有个简单判断方法:用牙签轻刮变色处,能刮掉的是色素,刮不掉还伴随酸软感的就要警惕了。
二、补牙材料怎么选?
目前主流填充材料有三种:
1. 玻璃:适合儿童乳牙,含氟能防蛀,但强度较低,平均使用3-5年。
2. 复合树脂:常用选择,颜色接近真牙,前牙修复,正常使用5-8年。
3. 银汞合金:后牙咬合面修复力强,但颜色不美观,正逐步被淘汰。
注意:孕妇和过敏体质者需提前告知医生。
三、补牙全过程
标准补牙通常需要30-40分钟:
1. 检查确定龋坏范围,必要时拍小牙片
2. 局麻后去除腐质(设备基本没感觉)
3. 消毒窝洞,根据深度选择垫底材料
4. 分层填充光照固化,后精细抛光
关键点:去腐不净会导致继发龋,过度磨牙又会损伤牙髓,要找的医生操作。
四、补牙后这些情况要警惕
术后2-3天轻微敏感属正常现象,但如果出现:
• 自发性疼痛,尤其是夜间加重
• 咬合时有尖锐刺痛
• 填充物脱落或边缘发黑
这些可能是牙髓炎或继发龋的信号,需要及时复诊。
五、补牙能管一辈子吗?
再好的填充物也有使用寿命。数据显示:
• 后牙树脂填充5年保存率约85%
• 日常咀嚼压力会导致材料微渗漏
建议每6-12个月检查一次填充体边缘,发现缝隙及时处理,避免小洞变大洞。
六、这些护牙误区你有吗?
误区1:"不疼不用补"——等疼了可能要做根管治疗
误区2:"材料越贵越好"——前牙后牙适用材料不同
误区3:"补完就能随便啃"——24小时内避免食物
误区4:"小孩乳牙坏了不用管"——会影响恒牙发育
七、日常防龋小贴士
预防永远比治疗重要:
• 使用含氟牙膏搭配巴氏刷牙法
• 牙线清洁邻面,冲牙器辅助
• 控制奶茶、碳酸饮料摄入频次
• 每年做1次全口涂氟(儿童可半年1次)
记住:牙齿健康是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,别等疼得睡不着才想起看牙医。现在很多机构都有可视化检查设备,能让你亲眼看到牙齿问题,早发现早处理才是省钱省心的选择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