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不容忽视,这些早期信号你可能忽略了
很多人以为牙龈出血只是“上火”,刷牙时发现血丝也不当回事。实际上,这可能是牙周病早的警告信号。作为口腔健康的隐形,牙周病在我国成年人中发病率高达70%以上,但主动就诊的人却不足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问题。
牙周病到底是什么?
简单来说,牙周病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。就像盖房子需要稳固的地基,牙齿也需要健康的牙龈和牙槽骨支撑。当细菌长期堆积在牙齿表面,会形成牙菌斑,慢慢侵蚀牙龈,导致红肿、出血。如果不及时处理,炎症会向深层发展,终可能造成牙齿松动甚脱落。
这些症状提醒你要警惕
除了常见的牙龈出血,以下情况也值得注意:刷牙时牙龈有明显酸痛感;牙齿看起来变长了(其实是牙龈萎缩);口气持续不好;咬东西时牙齿使不上劲。更让人担心的是,牙周病进展往往不痛不痒,等感觉到牙齿松动时,问题可能已经比较了。
为什么牙周病偏爱这些人?
长期吸烟的人患病风险比普通人高3-6倍;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重度牙周炎;孕期激素变化也会加重牙龈问题。另外,刷牙方式错误、从不使用牙线、不定期洗牙的人群,相当于给牙周病打开了方便之门。
预防比治疗更重要
每天早晚刷牙少2分钟,牙刷要倾斜45度清洁牙龈边缘;牙线比牙刷更能清除牙缝中的菌斑;每年1-2次洁牙能有效预防牙结石堆积。特别提醒:市面上某些宣称“止血”的牙膏可能掩盖症状,发现问题应及时就医。
治疗没有想象中可怕
早期治疗通常只需深度清洁(龈下刮治),配合药物。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牙周手术,但现在的微创技术很快。关键是要建立长期维护计划,定期复查才能控制病情发展。记住:已经萎缩的牙龈无法完全,早干预才能减少损失。
关于牙周病的常见误区
有人认为“洗牙会让牙缝变大”,其实是清除了本就该去除的牙结石;还有人觉得“老了掉牙是正常的”,实际上很多八九十岁的老人也能保有健康牙齿,差别就在于是否重视牙周健康。
口腔是身体健康的道防线,牙周炎甚与心脏病、阿尔茨海默病有一定关联。下次刷牙时如果发现泡沫带血,别再用“近水果吃少了”安慰自己,建议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。毕竟,再好的假牙也不如自己的真牙用得舒服。


